返回
我的 厦门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华南厦门烹饪培训班老师分享:东坡肉的由来和做法

2016-06-30 14:41:09 50
课程详情

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滚肉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一道菜,莆田滚肉在当地有很高的地位,因炖制翻滚,就可知是滚肉。

东坡肉、红烧肉、滚肉是一种肉,只是叫法不同。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江苏徐州。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州,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知州,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东坡肉据考是为纪念东坡所做,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制。

东坡肉的原型是徐州回赠肉, 为徐州“东坡四珍”之一。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秋,黄河决口,七十余日大水未退。杭州知州苏轼亲率全城吏民抗洪,终于战胜洪水,并于次年修筑“苏堤”。百姓感谢苏东坡为民造福,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送至州府感谢苏公。苏公推辞不掉,将这些肉加工成熟后再回赠百姓。

苏东坡的烹肉之法在其《炖肉歌》中可见奥妙:“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回赠肉”的特点是鲜香醇厚,油而不腻。苏东坡在徐州留下了四道名菜,除回赠肉外还有金蟾戏珠、五关鸡、醉青虾、后人将这四道菜称之为“东坡四珍”。 如今在徐州街头的各家饭庄,您仍然可领略到东坡肉带给您的回味无穷的满口醇香。

“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徐州古今名馔》记载,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作有煮肉歌:“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

回赠肉便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创制于徐州.

回赠肉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 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821日,黄河在潭州曹村决口,洪水围困徐州。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锸,率领军民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的男女为感谢与他们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吃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赞,称它为“回赠肉”从此,它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为徐州传统名菜。这已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

完善于黄州.

苏轼谪居湖北黄冈时,

元丰三年(公元1080) 21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的朋友马正卿为他请得位于黄州东坡的旧营地,于是他在此开荒种地,坡上绿树成荫,不远处就是滚滚东去的长江。苏轼常到此漫步,曾赋诗词云:“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苏轼很喜爱这个地方,遂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制红烧肉并写下《猪肉颂》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015126日,包括黄冈大东方酒楼申报的黄州东坡肉在内的七道黄冈名菜菜被认定为湖北名菜点、中华名菜点,并颁发荣誉牌证。

名扬于杭州.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 13日,苏轼又来到阔别15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溢,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又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又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

营养价值:

猪肋条肉(五花肉):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但由于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肥肉中的脑磷脂与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健脑补脑物质。 肥肉能强身健体,没有脂肪食物,人体内必须的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就无法吸收和利用。

东坡肉的热量(100克可食部分计)534大卡(2234千焦),单位热量较高。每100克东坡肉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23%

食谱相克:

猪肋条肉(五花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所属菜系:

浙菜系.东坡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

做法一:

制作食材:

材料:猪五花肋肉1500克、葱100克、白糖100克、绍酒250克、姜块(拍松)50克、酱油150克。

制作流程:

1、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切成10块正方形的肉块(1两半左右),放在沸水锅内煮5分钟取出洗净。

2、取大砂锅一只,用竹箅子垫底,先铺上葱,放入姜块,再将猪肉皮面朝下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酱油、绍酒,最后加入葱结,盖上锅盖,用桃花纸围封砂锅边缝,置旺火上,烧开后加盖密封,用微火焖酥后,将近砂锅端离火口,撇去油,将肉皮面朝上装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盖置于蒸笼内,用旺火蒸30分钟至肉酥透即成。

制作提示:

1、猪肉选以金华“两头乌”乌猪为佳。

2100克葱其中50克打葱结。

做法二:

制作食材:

原料:五花肉600克、八角2个、香菜1

辅料:绍兴酒1瓶、酱油3大匙、冰糖1大匙

制作流程:

1、将五花肉切四方块,先氽烫过,接着抹上酱油,再用热油炸上色,捞出立刻用冷水冲凉。

2、肉块排放在锅内,加入八角及所有调味料烧开,改小火烧至肉块熟烂,约1小时。

3、待汤汁收至稍干时撒上香菜末,即可关火夹出食用。

制作提示:

1、用酒代替水烧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质酥软;炸过再烧的目的是彻底去除油腻。

2、五花肉的肉质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以肉层不脱落的部位为佳。

做法三:

制作流程:

1. 将猪肉刮净皮上余毛,洗净后放入沸水锅氽约35 分钟,煮出血水,捞出切成20 个小方块;

2. 取大沙锅1 只,用小竹架垫底,铺上葱、姜块(去皮拍松),将猪肉皮朝下排放在葱、姜上,加入糖、酱油、黄酒,再放入葱结,加盖用旺火烧沸;

3. 再密封沙锅边缝,置文火上焖2 小时左右,启盖;

4. 将肉块翻身(皮朝上),继续加盖密封焖至酥熟;

5. 将沙锅端离火,启盖,将肉分装入特别的小陶罐中,撇去肉汁上的浮油;

6. 将汤汁分装入罐,加盖密封,用旺火蒸半小时左右至肉酥透即可。

华南厦门烹饪培训班温馨提醒:如果你在阅读文章时碰到有什么不清楚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感到迷茫,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华南老师http://www.hn789.net/ 详细交流。厦门烹饪培训班会给您最贴心的服务,华南老师给您最耐心的讲解;如果你想进一步交流,需要报名,也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华南将免费为你安排,具体需求请联系百万学子成才华南烹饪培训班24小时成才热线0595-22165118,如果你想亲身感受华南的美,具体可到厦门烹饪培训班实地参观咨询。

华南厦门烹饪培训班30年办学经验,是厦门烹饪培训著名品牌.100万学子成功成才!学面点,学烹饪,学西餐,学料理,学调酒,学插花,面点考证等成才热线0595-22165118

厦门华南烹饪培训班各校:

福州校区:福州市台江区国货西路234号 成才热线:0591-88081498

泉州校区:泉州市鲤城区新华路象峰巷50号  成才热线:0595-22165118

厦门湖里校区:厦门湖里区湖里大道78号   成才热线0592-6026598

厦门海沧校区: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北路1898路    成才热线:0592-5617958

挡不住的华南优势,更多精彩尽在华南烹饪培训班官网:http://www.hn789.net/

扫描二维码加入华南面点培训班的微信平台,微信号:hnpr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