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南昌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江西科技学院自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015-02-28 20:12:55 84
课程详情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080302

二、指导思想

通过对本专业中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数控编程加工、机电产品检测、设备维修和生产组织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培养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内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突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型,注重培养应考者对机械制造设备、自动化制造系统、微型计算机以及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强调应用能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微型计算机以及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胜任机电产品设计、数控加工制造、设备维修和生产组织管理等领域内的工作,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控制、运行管理、应用研究、技术改造、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1)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现代设计方法、精密加工、特种加工、自动化制造系统和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初步设计能力和从事现代机械制造的能力;

(3)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四、学历层次与规格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本科学历层次,总体要求与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水平要求一致。凡取得了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1门(或以上)课程的合格成绩,课程学分总数不少于71学分、并通过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毕业论文及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者,经申请审核后,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我省的有关规定,可授予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015

英语(二)

14


09470

创业理论与实务

7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该两门课程

09469

财经应用写作

7

专业核心课

4

02243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5


5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5


6

01644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6

含实践2学分

7

02211

自动化制造系统

7


8

10734

数控加工技术(实践)

12


9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4


10

05663

CAM/CAD软件应用(实践)

6

考生可任选课程考试,学分不低于12学分。

11

02209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践)

7

12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6

13

0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3

14

02200

现代设计方法

6

15

02204

经济管理

5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不低于71学分

注:(1) 凡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均可报考本专业专升本。

(2) 标注“★”符号的课程为国家统一命题考试课程。

六、毕业设计环节及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环节,是诸多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环,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典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以及分析和处理生产中遇到的机械设备技术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评定,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七、主要课程说明

1、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本课程是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运算方法、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并学会应用C语言进行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本课程是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传感器的构成、工作原理、特性参数、选型及安装调试等方面知识,测量电路基本概念、抗干扰技术及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以及各类传感器在工业、科研和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等。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掌握传感器应用技术,通过运用相关知识、手册设计等实践,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体系结构、存储器体系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及其应用、定时器及其应用、外围设备与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单片机技术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电器新产品设计开发,电子产品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自动化制造系统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化制造系统基本概念、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总体设计、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各分系统分析和设计、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及优化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掌握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设计方法、发展动态等,以及自动化制造设备的结构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特点等。

5、数控加工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数控加工技术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概述及发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技术中的轨迹控制原理、计算机数控(CNC)装置、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机床总体结构及典型部件、网络数控技术等。

6、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电控制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分析方法,能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理解交、直流调速的基本原理、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常用指令及实际应用编程方法等。

八、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3、英语(二),《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创业理论与实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版),李雄德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版)。

5、财经应用写作,《财经管理应用文写作》,骆兵、王云中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版)。

6、计算机软件基础(一),《计算机软件基础》,崔峻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版)。

7、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鲍小南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版)。

8、现代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应锦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9、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张根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孙洪祥,柳金甫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版)。

11、经济管理,《管理经济学》吴德庆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张建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张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4、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装备》(第二版),黄鹤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5、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第二版),林明星、范文利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版)。

16、CAM/CAD软件应用,《CAD/CAM-Pro/Engineer wildfire3.0》,高汉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版)。

17、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卢红、王三武,黄继雄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