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北京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专业--公安管理 (本科)

2015-02-02 20:00:29 155
课程详情

专业概述:

公安管理是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安机关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促进公安行政行为的实施以确保公安机关职能充分发挥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公安机关未来提高系统功能,有效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根据国家的法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切协调活动。其目的就是确保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公安机关充分体现出其固有的宗旨和使命。公安管理的特征包括:政治性、法制性、强制性、服务性和层次性。

从管理科学的隶属关系上说,公安管理学是现代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枝;从公安管理解决问题的手段上来说,它则属于综合性边缘科;从公安管理的作用上说,它是一门实践性、政治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公安管理学下设公安管理、公安法制两个专业方向。另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还设置了警务保障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照相摄影、理化检验、仪器分析以及电子证据的发现、提取、分析、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现场勘查和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现场分析和技术鉴定,熟悉治安管理、国内安全保卫、刑事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等项工作,适应现代化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和信息化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能在公安机关综合管理、政治工作、法制工作、后勤保障等部门从事管理、法制工作和在公安业务部门从事警务指挥、组织管理、信息调研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整体作战、相互协作、保障有力的现代警务指挥意识;

3、掌握现代化指挥手段;

4、具有良好组织纪律作风;

5、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警务保障方向的毕业生将具备开展公安警务保障工作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公安机关财务管理、警械与装备管理、后勤保障等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30401


序号

课程代码及名称

学分

考试方式

备注

使用教材

作者

出版社

版本

1 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笔试 必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 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笔试 必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 李 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3 0015英语(二) 14 笔试 任选1门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 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0016日语(二) 14 笔试 新编日语(1-2册) 周 平 陈小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0017俄语(二) 14 笔试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2册) 应用天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4 4729大学语文 4 笔试 必考 大学语文 徐中玉 陶型传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 0369警察伦理学 6 笔试 必考 警察伦理学 高德原 周永玲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5年版
6 0235犯罪学(一) 6 笔试 必考 犯罪学教程 宋浩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5年版
7 0370刑事证据学 6 笔试 必考 刑事证据学 崔 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5年版
8 0371公安决策学 6 笔试 必考 公安决策学 王明新 王 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4年版
9 0372公安信息学 6 笔试 必考 公安信息学 孟宪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6年版
10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4 笔试 任选1门 计算机应用基础 杨明福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0373涉外警务概论 5 笔试 涉外警务概论 向 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5年版
11 6999毕业论文 实践 通过
0245刑法学 7 笔试 专科加试 刑法学 张明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6 笔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 柳晓川 许新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2006年版


专业及课程顶替说明:

本专业考试计划经过多次调整,旧计划中的某些课程在现行计划中已不存在,已取得这些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但又没有用这些课程办理过毕业证,这些课程就可以顶替现行计划中的课程,具体顶替规则如下:

1、非文史类专科毕业生加试“专科加试”中所列的课程。

2、已合格“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任意两门课, 可顶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两门课程;合格其中任意一门课程,只能顶 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3、已合格“政治经济学(公)”,可顶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两门课程。

4、已合格“大学语文(本)”,可顶替“大学语文”课程。

5、已合格“微型计算机应用基础”,可顶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6、已合格“警察组织行为学”、“公安行政诉讼”、“刑事侦察情报学”,以及七门不考公共外语加试课程, 如果取得此十门课程中任意三门单科合格证,可以免考公共外语。

7、毕业论文答辩联系主考院校。


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公安保卫部门从事犯罪预防、控制犯罪、犯罪分析与预测,以及罪犯矫治等工作,在检察、法院、司法等国家安全行政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相关领域从事犯罪学教学、科研工作。

就业方向:

能在公安、检察、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侦查工作、刑事执法工作、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侦查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